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107.12.26 第六次教育訓練【地方創生案例分享(二)】

107.12.26 第六次教育訓練 【地方創生案例分享(二)青年返鄉創業的天賜糧源&金魚厝邊】 時間:107年12月26日(星期三)上午10時00分至下午17時30分 地點:花蓮縣社會福利館(花蓮縣花蓮市文苑路12號)5樓會議室 對象:花蓮縣政府各局處長官及承辦同仁 本次教育訓練特別找來花蓮及宜蘭返鄉推動地方創生有成的的青年,上午邀請花蓮富里種植「天賜糧源」第四代鍾雨恩,講述他從從台北學成歸鄉,引進新觀念、新思維,輔導農民轉型種植有機作物的歷程。天賜糧源目前有30位有機稻米契作農戶,有機稻米耕作面積近62公頃,逐步增加中。 一直以來民生皆以農為本,以食為天,可是隨著時代變遷,現代人越來越重視健康和飲食,而黑心產物更是氾濫,人人無不自危,生怕自己吃的米飯也有問題,花蓮富里鄉所產之天賜糧源,其一米一粒皆是鍾先生與各農戶的心血,為了提供更高品質的有機農產,他們付出了許多金錢、時間、精力去研發,這讓小編不禁想起了「憫農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因此我們參加此次教育訓練之所有人員,皆由衷的感謝他們的付出。 隨著時代變遷,不知不覺中有許多文化已默默消失在歷史的洪流中,中華號稱五千年歷史,而有多少文化是相對完整的保留下來的呢? 因此我們應該深刻的省思,如何將文化傳承下去。 因此我們下午的課程邀請了蘭城巷弄有限公司及金魚厝邊負責人彭仁鴻,分享青年返鄉的心路歷程。仁鴻回宜蘭服3年替代役,因緣際會深入認識家鄉頭城,決定返鄉,傳承當地文史記憶,同時透過4年藝術季舉辦串連在地職人,希望透過地方創生創造故鄉更多的可能。